张琴琴:关于将宪法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的提案 -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

2020-01-14 法治快报网

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宪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,让法治精神从小在青少年脑海中扎根,在潜移默化中培育。近几年来,我市加大了在青少年当中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工作的力度,推动宪法教育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但在中小学宪法意识培养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。
  
  1.学校课堂对宪法教育不够注重。宪法教育是普及宪法知识,培养中小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途径,而对于中小学生宪法意识的教育只局限于德育课,尽管有关宪法教育的课程,但是课程设置较少,有关法律专业知识的内容过于宽泛,导致各个部分都过于简单,大多都属于介绍性的,不够系统全面,所以对宪法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皮毛上,并不会深入形成稳固的宪法意识。
  
  2.宪法知识普及形式还限于单一的活动。近几年虽然学校对宪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重视,举办的各种普法活动越来越多,但在实际中,宪法知识普及没有纳入常态化,仅浮于诵读、宣讲,只注重在重大时间节点举办了多少活动,比如每年的“12.4”宪法宣传日举办运动性的活动。很少关注活动的效果,很难引发青少年的共鸣,使得宪法及法律意识还不能够入心入脑,致使对宪法精神内涵的理解不透,不会形成正确的、稳固的宪法意识。
  
  3.宪法意识教育培养机制不完善。实践证明,单一依靠学校的外在宣教是不能够激发和形成中小学宪法意识的,要集中社会一切力量,社会、学校、家庭要共同发力,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,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,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、动漫等形式,营造易于中小学生学习宪法、实践宪法的大氛围,在亲身经历中提升宪法意识。
  
  建议:
  
  1.完善机制,健全普法责任制度。树立首都意识,健全普法责任制度,明确普法目标及达到的成效,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坚定捍卫者,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法治意识。
  
  2.纳入课堂,形成宪法教育常态化机制。抓好课堂教育,发挥宪法教育的主渠道作用;积极探索创设活动载体,开展多种形式活动,深入宪法学习宣传实效;注重仪式,培养尊崇宪法的意识,利用升旗仪式、主题班会、社团活动等营造尊崇宪法的文化氛围。宪法教育要融入日常教学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、融入实践体验,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。通过法律素养培养,潜移默化的影响,从小让青少年拥有公平与民主意识,懂得传承与服务,在其人生观、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,在心中播下知法、懂法、守法的种子。
  
  3.强化保障,夯实宪法教育的基础。加强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,注重发挥教育系统人才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,集约社会培训力量,为青少年宪法教育提供有力支撑。可以和目前开展的法治副校长工作相结合,把宪法教育作为必学课程。
  
  4.全面覆盖,培育宪法诵读品牌。建议在全市中小学中全部开展宪法教育常态化。可以每周一早上用二十分钟时间开展宪法诵读,并配合开展系列活动,让宪法教育在青少年中入口,入脑,入心。

热点新闻

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662号

 
网站地图